icon-search
icon-search

用嘴爬山|常見野菜

用嘴爬山|常見野菜
通常打開野菜圖鑑,大家都會有點陌生,因為大多數的植物我們都覺得沒什麼印象,所以這篇文章分享一些大多數山友都會有印象的植物,但還是提醒一下,國家公園內不可摘採植物,如要摘採請在國家公園以外的山區。



咬人貓03.jpg

大家都以為有毒的:咬人貓 

咬人貓分布於台灣海拔500至3000公尺,每個山友幾乎都有被它叮到的經驗,葉片上帶刺的絨毛,在碰到的瞬間會立刻放出毒液,讓患部像被針一樣刺痛紅腫,通常會紅腫疼痛約一兩個小時甚至是數日。但它在熱水和鹽高溫沸騰下,毒素會被去除且同時刺毛會軟化,雖然仍有野菜的苦味,但再川燙個幾次或是加入豆製品一同煮,苦味會比較淡。裹麵衣油炸方式烹調( 類似天婦羅 )或是川燙後拌辣椒醬油都是不錯的煮食方式。


山過貓.jpg

名字很陌生但其實很常看到:廣葉鋸齒雙蓋蕨 

樹林下常見的廣葉鋸齒雙蓋蕨,就是一般常說山蕨或山過貓。它的嫩葉和過貓的外觀很像。夏季是它的發芽期,在山區路旁(通常在腳邊的位置),都可以看見。所以在夏季到中級山爬山都可以順手摘它的嫩葉。但記得要摘嫩葉,一般葉片的口感會很老。煮食方式 : 水煮沾醬、拌炒都很適合。

( 這次採的位置在能高越嶺西段)


玉山薊.jpg

看起來不好吃的路邊植物 : 塔塔加薊

台灣高山特有的塔塔加薊是臺灣特有種植物,也是山友們爬山都會有印象的植物,除了常見以外,它的外觀辨識度也很高 - 莖葉的部位非常多刺。雖然外觀不是很討喜,但它和筆筒樹一樣都是很好入門的野菜。可以食用的部位在莖,莖去皮後加熱煮食(炒或煮湯),味道和口感類似菜心或大頭菜。所以建議要採集的話,可以挑選較大株的塔塔加薊比較方便把莖去皮,採集位置在由上往下約10-15公分的位置最佳,再往根部的位置口感會很老。

( 能高越嶺西段,往光被八表的路上也很多)


04A2B2E7-2133-4B2D-9357-2E9AD429CEDB.jpg

中低海拔長相最顯眼的樹:筆筒樹

筆筒樹在台灣中低海拔卻非常普遍,常爬中級山的人應該對它都很有印象,相較於其他樹種的外皮,筆筒樹有明顯的斑紋,而它可以食用的部分就是樹梢上那些長金毛的嫩芽(問號形狀),找30公分左右的嫩芽摘下,把外皮削掉剩下白色的莖,煮湯的味道和口感像大黃瓜。相較於其他野菜,筆筒樹的味道對大多數人來說比較可以適應。





注意 : 根據國家公園法第十三條第四項,若是隨意在國家公園區域內攀折樹木者將會被開罰。
(包括常見的咬人貓也是)

注意 : 採集野菜需要良好的觀察與辨別能力,本文參考網路與書本資訊後整理分享,僅供參考。對不熟悉之植物起再三小心注意,避免處理不當或誤食植物中的毒素。


您的購物車目前還是空的。
繼續購物